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1-7872
国内刊号:34-1254/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8283 人次
 
    本刊论文
“自然灾害”的频发与基础体育发展的思考

  论文摘要:“自然灾害”的频发与基础体育发展的思考-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自然灾害,频发,基础,体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风险加剧。它们之中有地震、火山、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在灾害面前,人力才会表现得如此微弱,如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所造成的危害。2009年,有关部门将5月12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就是要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自然灾害与环境破坏的复杂关系是深不见底长期隐形话题,但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基础体育和恶劣自然环境造成的自然灾害表面没有关系,但我认为基础体育教学功能在自然灾害中能进行逃身自救。所以我们不能坐在悲伤面前高谈阔论,解决这长期隐形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未来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因现在而言,自然灾害的频发,防灾抗灾就是这时代的人类必要本领,是人类不情愿的需求,在基础体育课程教学中渗入防灾抗灾的知识与技能是现代基础体育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要做到“孩子需要与社会需要相融,童龄需要与人生需要相伴”。

  新世纪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社会需要、时代要求都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也体现着教育的真正价值。长期的基础体育教学让我感受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情绪高昂、智力振奋,运动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让孩子在自信与受挫中交替,有健全心理、抗挫折之效,并且他们思维活跃,记忆犹新,思维、动作反应敏捷,如果其中增设防灾、抗灾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产生的成就体验、能力可伴随孩子一生。但如果在基础体育教学中渗入抗灾能力的锻炼,它的作用隐形的,是看不见的成绩,这要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各团体、学校、家庭都要清醒认识到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当成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观其领域复杂性,我只能从目前基础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针对防灾、抗灾方面要做到几个方面来简述。

  一、体育教师要有总观大局的意识,收集、了解和掌握防、抗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防、抗灾的知识和方法与学生的体、心、智融在一起。

  体、心、智全面发展是人健康的标志,因为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做不出有责任感的事;一个格局小的人,奉献不出大局的伟业。综合培养学生素质,要从各个角度去精心组织与策划,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责无旁贷,基础体育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体育教师发挥创造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能锻炼学生智力和体力内容,使学生在激烈竞争过程中锻炼心力,真正做到让学生的体、心、智合为一体,能在自然灾害突现之时迸发认知的力量,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状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与自然灾害现状进行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新生成资源模拟种种自然灾害的现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进行新的策动和转化,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变化,能不断产生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我们体育教师虽不能做到“千师千特”,但不可能是“千师一特”,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要因我们教师的创造而焕发生命活力,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1、在基础体育教学中精心设计制作课件,演示自然灾害的过程,讲解防、抗灾的知识,交叉多次进行防、抗灾的演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为此,要让学生真正了解防灾、抗灾的知识,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我们就应从儿童的角度来思考,以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为背景来创设充满童趣、充满童真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防灾、抗灾课件的制作。现因媒体功能的普及,网上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第一时间的视频、图片都是真实的现场情景,我们教师可从中下载进行课件的制作。其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对防灾、抗灾能力提高的欲望。防灾、抗灾的案例很多,如:洪水突来如何应对;防冰雹如何避险——防雹勿忘防雷电;地震中的自救;火灾如何逃生——浸湿衣物披裹身体等等。以“洪水突来如何应对”为例。

  教学目标:冷静观察迅速转移。

  教学过程;

  A、课件出示,洪灾时的视频、图片。里面的洪水的咆哮如雷声音;有洪水造成危害的现场景象;有人们慌张、毫无目的、四处乱窜乱避的情景;同样有冷静观察、正确迅速成功转移过程。提出问题:假如你身在其中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有“心已获而身无力”之感,对这个问题有所领会,但还不能准确表达、完成,为下步的实施方法产生动力。)

  B、出示洪水来临是正确实施方法,并附视频、图片。

  a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

  b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

  c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设计意图:解开学生“心求通而末通,口欲言而末能”的需求阶段)

  C、学生反思,如果遇此情景,你能做到什么?说出自己能做到做好的内容。如:我能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我能爬上高树;我能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找到另外可行的方法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到自己已经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演练)

  D、选择恰当的场地进行演练,洪水来了,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训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在洪灾中“心有余,力不足”产生的后果,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与决心,并较快等到改正和弥补。)

  E、结束游戏演练:“孤岛求生”。方法:分10人为一组,场地用粉笔画包含圆圈代替。洪水来了,我们都爬向高处,人很多,水漫漫淹了上来,能容纳的场地越来越小,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求生?学生再反思,说出游戏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学习、演练的结果。一方面知道自己在洪水中的渺小;另一方面让他们看到在灾难面前必须团结,只有团结才能成功。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强化,激起进一步完善自己能力的愿望。)

  2、在基础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防、抗灾的能力。

  (1)、身心负重能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个体不断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与品德的过程,内部矛盾是身心发展的动力。在自然灾害面前,虽然我们了解和掌握一些防灾、抗灾的知识和方法,但灾害的危害致人的身体和心灵深处,所以在基础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身心负重能力知识的宣传和身心受挫后接受能力锻炼。比如设计突发地震的训练:如果我们在房内,要及时躲到两面承重墙之间,如厨房、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同时用被褥、枕头、棉衣、脸盆等物品护住头部。千万不能在窗户、阳台附近停留,更不能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待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在每周的几节体育课中不定期任选制造紧张场景和气氛,练习学生迅速判断是发生什么灾害的演练,用什么样的方法迅速撒离。做到习以为常。

  (2)、动作技巧能力。一个人能说不能动在自然灾害面前是真正的小儿科,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动作技巧的训练才真正具有实效,如:应对洪水灾害的游泳、攀爬、抓水中轻物的练习;应对台风灾害时迅速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练习;应对地震灾害时,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万一不幸被砸伤,用清洁的纱布、绷带或手绢等进行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面对泥石流灾害,要有迅速准确向两边奔跑的练习等等。

  (3)、在体育教学中设计过程来锻炼灾害来时学生快速反应的应急能力,做到学生体、心、智全面发展,不能有“心有余,力不足”之说。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为此,情境的创设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思维为核心,不然,情境的创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如:在“拍手接力”的体育游戏中拓展其它学科的知识,方法:50米往返跑,我们在终点处放一张桌子,上准备练习题、笔,学生跑到此处做好题后返回拍手,做到应时能思考的反应练习;或者在100米起跑处设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奔跑途中思考,回来后做好才能撞线,锻炼其在突入其来的灾害中边运动边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如利用“定向运动”中设置障碍的场地拓展多学科多样性练习。要根据学生情况增减设计隐藏障碍的难易程度和线路。方法:每生有一份不同的线路图,根据线路图从起跑处按图示找到隐藏的障碍,解决多个障碍后,按标号顺序返回,这锻炼学生在一些自然灾害面前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很多,只要能综合完善的锻学生体力、心理和智力,我们都可以设计。

  二、基础体育教学需要传承和增设一些体育项目,并将这些项目在运动会中和全民健身中普及,进和提高全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及防灾、抗灾能力带动学生的发展。

  作为体育教师,我的感受是:学生体能锻炼需要体育活动支撑,同时需要社会体育活动带动。作为六十年代的我们,深感传统体育项目如野外搜寻、爬杆爬树、野营训练等很多野外项目对人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我认为这些项目应传承。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各种各样的运动会项目增加,如学校运动会中的“六·一”活动、秋冬季运动会和县、市、省级的中小学生运动会;社会体育中有“三月三”、“六月六”“端午节”“春节”等节日运动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运动会。这些运动会的群体性能给学生提供锻炼的良好氛围和参与的空间。我认为,如果在这些运动会中增设家庭组合式(父母和孩子3人或祖孙5人)的参与项目,如100米×3(或100米×5)往返跑、立定跳远×3(或立定跳远×5)、1分钟跳绳×3(或1样分钟跳绳×5)、家庭式3(或5)人篮球赛、家庭越野对抗赛,还有象湖南电视台举行的“智勇大冲关”节目所拓展许多针对防灾、抗灾内容等的项目并普及到学校中。这些项目的参与需要父母和孩子长期相互督促锻炼,另外如果体育职能部门在选拔运动员扩大地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选拔家庭组合式的体育尖子家庭参与各种大型的运动会,他们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和趣味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可能会兴起全民健身热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运动会的荣誉激发“防、抗灾”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兴趣促使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反思对策。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建立一个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反应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综上所述,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他联系到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此,我们每个公民都不能坐以待毙。其实,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如不断重复的高考自杀和深圳富市康大楼上的12例自杀事件说明现代学生需加强挫折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们的抗挫能力需要学校体育实施其教学、训练功能;北京大街上展示的人狗同笼的悲剧,让数千老百姓在政府门前下脆需要学校体育教学给学生成功的鼓励;校园里发生心理变态、扭曲的惨案需要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说明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要体现现代社会需求,体、心、智健康人才的培养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仍然只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只注重孩子的学习结果,忽视对学生身体、心理、智力的综合培养,因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成绩是隐形看不见的。这要求得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增设有关的体育设施和项目,发展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真正做到全民体、心、智的全面综合发展。就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关的知识和训练方法,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让孩子从中受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锻炼,储备“生于忧患”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生命的存在,才是社会一切发展的前提。

  郑富芝司长还说:“建立一个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反应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推进课改需要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给予理解和支持,需要避免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事物来认识、理解自然灾害。这说明,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时代发展到今天,有了很多新的问题出现,我们的体育教学就必须顺应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改革、找出相应对策,我们为社会需要而转型,真正完成教育教学塑造“全人”的使命。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